close

【生活情報*愛努e報-記者吳富正、湯佳寧/2015.11.12.屏東報導】
 愛努傳統的歌曲和跳舞是在日常生活中傳授下來的,儀式時唱的、勞動時唱的,也有娛樂的,但都不是作曲家,舞蹈家等專門家作的。在白老地方,儀式和宴席的時候以「upopo」(座歌)和「rimse」(舞歌)為基礎,大多都是很多人一起跳舞。「upopo」是女人圍成一圈坐著,一邊把漆器的蓋子當作鼓打拍子一邊唱歌。這個是有表演開始的時候把氣氛熱鬧起來的作用。「rimse」是唱歌和跳舞一起的。原來是發出大聲音的意思。來源於村子裡發生意外的事時,為把魔鬼趕走而搞的踏舞遊行的活動。比如,在「iyomante」(熊的送靈儀式)的時候,慶祝神的啟程,隨著進行儀式,跳各種舞蹈,到了深夜宴會到達高潮,大家都站起來圍成圈子就開始「iyomanterimse」(熊的送靈舞)。


 「emushrimse」(劍舞)是一種避邪的舞蹈,也是在儀式中跳的舞。兩個男人面對面,喊著對打劍,有時候打房梁,非常勇壯的舞蹈。「kurimse」(弓箭舞)也是男人的舞蹈。「occhikerimse」(盆舞)是作為宴會時餘興的舞蹈。女人圍成圈子用盆子跳舞,有遊戲性的舞蹈。其外,還有模仿白鶴,燕,狐狸,兔子,老鼠等動物的動作的舞蹈。這樣歌曲和舞蹈在北海道各地都有傳授下來的。各地都有特長。近年來,復興愛努文化活動中,保存傳統藝術文化的活動越來越活躍。現在這些保存協會中17個團體傳承的舞蹈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民俗文化財。


 「mukkuri」是愛努的口琴。用很薄的竹片作。把竹片中心切入的活們震動發聲音。貼在嘴巴旁邊固定,由吸吐氣,開閉嘴巴可以改聲音。在北海道一般用竹片作,在樺太地區用鐵作的比較普遍。在北海道和樺太地區還有叫「tonkori」的弦樂器。大多都是五弦的,所以也被稱為五弦琴。


 愛努民族培養而發展的文藝不是以文字為基礎的,是欣賞談話本身的口承文藝。這種文藝被稱為口頭文藝,裡面包括故事、向神祈禱的語言、問候的言詞等。至今其中故事性較高的東西研究得先進一點,現在被認為可以區分三種。這三種個個有下述得特點。
■英雄敘事詩
 在短短反覆的旋律上講故事,講故事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旋律,用木棒打爐邊打拍子,大多故事特別長,用幾個小時才講完;故事的內容有各種各樣的,少年英雄的冒險故事比較多,想像性與娛樂性是一個特點。
■神謠
 短短反復的旋律上講故事,故事都不一樣的旋律,要插入叫做「sakehe」的言詞。 大多是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就結束的,也有一個多小時以上的。動植物,自然現象等的神們講自己的經驗,用這樣形式來講故事。
■散文說話
 不用帶旋律,用散文的形式講。大多都是像日常會話般的語調講,也有帶抑揚的語調講的,有十分鐘左右,有幾個小時的,也有和神謠內容差不多的,大多都是帶勸善懲惡的結果,也有教倫理觀,社會規範等的作用。
資料來源連結http://www.ainu-museum.or.jp/tw/study/2_7geino.htm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【愛努e報】http://blog.news-007.com/an/news_ii.html?nID=1533

20151111233429u420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愛努民族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fe news 的頭像
    Life news

    Life news

    Life 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